孤舟自横:中文书店的全球漂流

从台北到奥克兰,从鹿特丹到巴塞罗那,独立中文书店正以独特方式连接世界各地的华语社群。

位于奥克兰Karangahape路的"飞地书店"。

新西兰的中文读者长期缺乏专属的书籍与文化空间,如今,奥克兰新开的“飞地书店”为这一空白注入了新的可能。 

本周四起至12月14日,“飞地书店”将在奥克兰Karangahape路对外开放。书店以人文社科类繁体中文书籍为主,同时也提供部分独立出版物、简体中文书刊及英文作品。 

该品牌由作家张洁平于2022年在台北创立,最初旨在为移居台北的香港社群打造一处熟悉的开放性阅读交流场所。 

“‘飞地’从来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书店,”创始人张洁平表示,“它更关乎为离散的社群重建一种家的感觉。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空间,呈现更丰富、更自由的中文文化,让它跨越单一的边界。”   

近年来,“飞地”不断拓展:2023年落地泰国清迈,2024年进入荷兰海牙,随后又在今年落地东京,并将快闪店开到奥克兰。 

东京的"飞地书店"。

张洁平强调,这种扩展并非追求商业上的连锁复制,而是为了回应世界各地不同社群的真实需求,以互助网络的方式相互连接、共享资源。 

“每一家‘飞地’,都是从当地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她说,“并由本地的社区经营者赋予它独一无二的形态与灵魂。”  

“飞地”落地奥克兰,不仅旨在满足本地日益增长的中文阅读渴望,更希望借此推动更深层次的文化对话。 

“飞地”奥克兰团队成员Crystal Fang分享道:“我们希望通过书籍,引领华语读者从新西兰的本土议题出发,望向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同时也期望帮助非华语背景的读者,理解中文世界内部的多样生态与复杂性。”  

她观察到,近年来,海外独立中文书店的兴起已汇聚成一股新的文化趋势。  

“这些新兴空间与传统书店有所不同,它们更深刻地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于社群连接的渴望。尤其在海外,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可以安心交流的‘同温层’。”Fang补充道。 

这一趋势在世界其他角落也得到了印证。 

荷兰鹿特丹的"野渡书店"。

在荷兰鹿特丹,由Yishan Du创办的“野渡书店” 最初以线上书店起步,2024年发展为实体店。 

Du表示,“野渡”的成长历程是许多海外独立书店的缩影。 

“我们起初只是在社交媒体上经营网店,寄出书籍包裹。但当我们开始走到线下,在市集摆摊,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时,这种真实互动鼓舞了我们开设实体店。我们相信线下空间凝聚的力量更大。” Du说。 

Du表示,“野渡书店”不仅是一个售书空间,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交场所。她定期在店内举办电影放映、绘画工作坊、桌游聚会等活动,尝试拓展书店的功能。 

“全世界可能没有哪家实体书店能真正靠卖书维持运营,因为如今线上渠道太多了。所以我们必须依赖其他商业模式来弥补书业的不足,才能让书店这个空间继续发展下去。”她说。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孤岛邮电局"独立中文书店。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独立书店“孤岛邮电局”的创办人唐敬章也有类似的体会。 

在通过社交媒体售书四年后,他于今年四月开设了实体店。书店每周营业六天,并推出会员制度,会员不仅能借阅书籍,还可享受购书折扣、免费饮品和活动参与。他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公布每周的活动日程。 

但唐敬章坦言,在淡季时,因缺少华人留学生这一主要客群,书店收入几乎只能覆盖租金和水电开销。加之进口图书需要承担高额的运费和关税,经营压力更是倍增。 

“国内书店可以按订货价进书,卖不完的还能按折扣价退回。但我做不到,因为光运费就已经十分高昂,”他说,“我只能一次性买断,盈亏全由自己承担,这是最大的痛点。” 

不过对他来说,书店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商业本身。 

“我们开书店,首先是为了满足当地华人对母语阅读的需求,同时也为很多新移民提供解答。”他说,“书店能让大家交流、思考、结识新朋友、互相帮助,这是线上渠道很难替代的。” 

对唐敬章来说,书店的意义远超商业本身。

Du对此深表认同。 

她认为,尽管数字阅读冲击了实体市场,但书店不会消失。相反,中文书店正逐渐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新入口。 

开设“野渡书店”后,她才了解到荷兰有着悠久的汉学传统。而如今,她的书店正吸引越来越多对中文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群体。 

她也试图通过书店弥补海外中文作品的空缺。 

“和当地人交流时我发现,即便是一些国际知名的中文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海外主流书店也几乎买不到,市场上存在很大的真空。”Du说,“所以我开始引进中文作家的英文译本,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等,让当地读者也能接触到。” 

然而,尽管书店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价值,Du和唐敬章都提醒不要轻率入局。 

“书店的经济回报极低,你必须靠其他方式去弥补,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Du说,“除非这件事本身能带给你快乐,否则最好慎重考虑。” 

“野渡书店”也正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随着所在艺术中心的租约明年到期,它或许将再次漂泊:要么退回线上,要么转型为新的文化空间。 

不过,Du仍选择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未知。 

“不及深思是否荒谬,不可预知将走向何方。‘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我关于一间海外中文书店最浪漫的想象。” 

Previous
Previous

Independent Chinese bookstores start a new chapter abroad

Next
Next

Wait times for autism assessments leave families stuck in limbo